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发布,引领绿色养殖新时代

团体标准 602
《DB64/T 1280-2016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标志着绿色养殖新篇章的开启,该规程为朝那鸡生态养殖提供了科学指导,推动了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生态养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朝那鸡,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品质的地方鸡种,其生态养殖技术的规范与实施,不仅对保护这一珍贵品种至关重要,更是推动绿色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本文将围绕《DB64/T 1280-2016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展开,深入探讨其具体内容、实施价值及其对绿色养殖产业的影响。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发布,引领绿色养殖新时代,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发布,引领绿色养殖新时代,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64/T 1280-2016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概述

《DB64/T 1280-2016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朝那鸡生态养殖的行业标准,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牵头起草,于2016年正式发布并实施,该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朝那鸡的生态养殖流程,提升养殖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推动绿色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DB64/T 1280-2016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养殖环境

规程明确指出,朝那鸡的养殖环境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场地选择:宜选通风良好、向阳、排水顺畅的地点,远离污染源。
  2. 舍内设施:舍内需配备必要的饲养设备,如食槽、水槽、栖架等。
  3. 舍内温度:冬季舍内温度应维持在5℃以上,夏季则应控制在25℃以下。

饲料管理

  1. 饲料来源:选用优质、无污染的饲料原料,确保饲料安全。
  2. 饲料配方:根据朝那鸡的生长发育阶段,科学配置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
  3. 饲料储存: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潮、防鼠、防虫的环境中。

养殖管理

  1. 防疫措施: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定期进行消毒、灭虫、灭鼠等防疫工作。
  2. 饲养密度:根据养殖场规模和场地条件,合理确定饲养密度。
  3. 放养管理:在适宜的季节进行放养,以增强朝那鸡的免疫力。

产品质量

  1. 产品检测:对朝那鸡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产品包装:采用环保、安全、卫生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安全。

《DB64/T 1280-2016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的实施意义

保障朝那鸡品种的纯正性

通过规范养殖技术,确保朝那鸡的品种纯正,有利于保护这一优良品种。

提高养殖效益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朝那鸡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产品质量,从而提升养殖效益。

促进绿色养殖产业发展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的推广,有助于推动绿色养殖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DB64/T 1280-2016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对绿色养殖产业的影响

提高行业规范

规程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绿色养殖行业的规范化水平。

增强消费者信心

通过规范养殖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绿色养殖产品的信心。

推动产业升级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绿色养殖产业的升级,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DB64/T 1280-2016 朝那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护朝那鸡这一优良品种、提升养殖效益、促进绿色养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大推广力度,为我国绿色养殖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