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815-2012无公害胡麻(亚麻)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本规程详细阐述了DB64/T 815-2012无公害胡麻(亚麻)生产技术,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胡麻产量与品质,确保产品无公害,为胡麻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
胡麻,亦称亚麻,在我国农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因其丰富的经济价值而备受瞩目,更因其卓越的药用功效而备受推崇,随着公众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无公害胡麻(亚麻)的生产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为此,我国于2012年颁布了《无公害胡麻(亚麻)生产技术规程》(DB64/T 815-2012),作为胡麻(亚麻)生产的重要指南,本文将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尽解读,以期对推动我国胡麻(亚麻)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DB64/T 815-2012《无公害胡麻(亚麻)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该规程自2012年发布以来,全面覆盖了胡麻(亚麻)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管理、收获以及加工等,它详细规定了无公害胡麻(亚麻)生产的各项技术标准,旨在提升胡麻(亚麻)的产量与品质,同时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DB64/T 815-2012《无公害胡麻(亚麻)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胡麻(亚麻)生长对土壤条件有较高的要求,宜选择排水畅通、土壤肥沃、pH值在6.5至7.5之间的地块,选地时,应遵循轮作原则,避免连作,并在整地前进行深翻,彻底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以确保土壤的松软与肥力。
处理
处理环节对胡麻(亚麻)产量的提升至关重要,规程要求在播种前进行精选、消毒、浸种等处理,以增强种子的发芽率和植株的生长活力。
播种
胡麻(亚麻)的播种季节主要在春、夏、秋三季,播种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每亩地播种量为1.5至2.5公斤,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条播、撒播或穴播,行距通常保持在30至40厘米。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保障胡麻(亚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规程强调,在生长期间应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肥和灌溉等工作,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推荐为1:1:1,灌溉则需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天气条件灵活调整。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胡麻(亚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规程建议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中,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收获与加工
胡麻(亚麻)的收获时间通常在7月底至8月初,收获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麻株,以提高麻籽的质量,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麻籽的含水量和温度,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
《无公害胡麻(亚麻)生产技术规程》对我国胡麻(亚麻)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遵循该规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胡麻(亚麻)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规程的认识,共同推动我国胡麻(亚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