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536-2024鲜切马铃薯加工技术规程,引领马铃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里程
《DB15/T 3536-2024 鲜切马铃薯加工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马铃薯加工技术水平,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开启马铃薯产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马铃薯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加工技术也在持续升级,为了规范鲜切马铃薯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鲜切马铃薯加工技术规程》(DB15/T 3536-2024),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施意义进行深入解读。
规程背景
鲜切马铃薯作为马铃薯加工产品的一种,以其便捷、美味、营养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最终形成了《鲜切马铃薯加工技术规程》。
规程主要内容
-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鲜切马铃薯的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全过程。
-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鲜切马铃薯、原料马铃薯、加工设备、包装材料等关键术语和定义。
- 原料要求:规定了原料马铃薯的品种、产地、质量要求,确保原料质量。
- 加工工艺:详细阐述了鲜切马铃薯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清洗、去皮、切片、分选、包装、杀菌等环节。
- 设备要求:规定了加工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要求,确保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 包装要求:明确了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方式、标签标注等要求,保障产品安全。
- 运输和储存:规定了运输工具、运输环境、储存条件等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
- 食品安全:明确了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原料验收、加工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确保产品质量。
实施意义
- 规范加工技术:《鲜切马铃薯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为鲜切马铃薯加工企业提供了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 促进产业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马铃薯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 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规范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 提高资源利用率: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马铃薯原料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
《鲜切马铃薯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企业应积极学习和贯彻规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马铃薯加工产品,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为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