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5/T 3529-2024,饲用大麦干草储备技术规程,助力畜牧养殖品质提升与健康发展
《DB15/T 3529-2024 饲用大麦干草储备技术规程》旨在提升大麦干草品质,保障畜牧养殖健康发展,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大麦干草的储备技术,确保饲料安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的储备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大麦干草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饲料资源,在畜牧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了规范饲用大麦干草的储备技术,提升其品质,确保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饲用大麦干草储备技术规程》(DB15/T 3529-2024),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我国饲用大麦干草储备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饲用大麦干草储备技术规程》(DB15/T 3529-2024)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饲用大麦干草储备的技术规程,该规程旨在规范饲用大麦干草的收购、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提升大麦干草的品质,以满足畜牧养殖业的饲料需求。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饲用大麦干草的储备、运输、销售及使用环节,涉及大麦干草的生产者、收购者、储存者、运输者和使用者。
技术要求
- 原料要求:饲用大麦干草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质。
- 收割与干燥:收割时间应选择在大麦籽实成熟后,干燥过程中应避免高温、高湿,以保持大麦干草的营养成分。
- 储存条件: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光,温度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
- 储存设施:储存设施需具备防潮、防霉、防虫、防火等性能,确保大麦干草的品质。
- 运输要求: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大麦干草的干燥,避免潮湿、污染和破损。
质量检测
-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以下。
- 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应大于等于10%,粗纤维含量应小于等于35%。
- 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销售与使用
- 销售:销售者应提供合格证明,确保大麦干草的品质。
- 使用:使用者应根据大麦干草的品质和营养成分,合理搭配饲料,确保畜牧养殖的饲料需求。
实施与监督
-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饲用大麦干草储备工作的监管,确保规程的贯彻执行。
-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应定期对饲用大麦干草的生产、储备、运输和销售环节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饲用大麦干草的生产者、收购者、储存者、运输者和使用者应自觉遵守本规程,提高大麦干草的品质,保障畜牧养殖的健康发展。
《饲用大麦干草储备技术规程》(DB15/T 3529-2024)的发布实施,为我国饲用大麦干草储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规范饲用大麦干草的储备技术,提升大麦干草的品质,将有助于保障畜牧养殖的饲料需求,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