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762-2023,小果油茶栽培技术规程引领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里程
《DB52/T 1762-2023 小果油茶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油茶产业迈向新篇章,规程从栽培技术、种植管理等方面规范操作,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油茶产业的蓬勃兴起,小果油茶凭借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已成为油茶产业中的关键一环,为了规范小果油茶的栽培技术,提升油茶产量与品质,促进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依据《DB52/T 1762-2023 小果油茶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小果油茶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
《DB52/T 1762-2023 小果油茶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湖南省的地方标准,旨在对小果油茶栽培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涵盖了小果油茶选种、种植、管理、收获及加工等全方位的技术要求。
选种与繁育
选种原则
在选种过程中,应优先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小果油茶品种,需充分考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抗逆性以及抗病虫害能力等因素。
繁育方法
- 繁殖:采用实生繁殖法,精选优质种源,确保种源纯度,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
- 扦插繁殖: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进行扦插繁殖,插穗长度通常为15-20厘米,扦插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1/3。
- 嫁接繁殖:选用优良品种作为接穗,以适应性强、生长健壮的实生苗或扦插苗作为砧木,嫁接方法包括劈接、切接和芽接等。
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坡地或平原地作为种植地,整地前,需清除杂草、树根等杂物,深翻土壤,确保土壤疏松。
种植时间
小果油茶种植的最佳时间为秋季或春季,其中秋季种植更为适宜,种植前,应做好土地规划,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种植方法
采用穴植法,穴径为40-50厘米,穴深30-40厘米,每穴栽植1-2株小果油茶苗,栽植后填土、压实,并浇透水。
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
小果油茶喜湿润环境,但忌积水,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根部病害的发生。
肥料管理
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化肥,每年施肥2-3次,分别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施肥时,注意氮、磷、钾等元素的合理搭配。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小果油茶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对油茶产业的影响。
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间
小果油茶果实成熟期为秋季,果实呈鲜红色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应避免损伤树皮和枝条。
加工方法
- 初加工:将收获的果实去壳、取仁,进行晾晒、烘烤等处理。
- 精加工:将初加工后的油茶籽进行压榨、精炼等处理,得到优质的小果油茶油。
《DB52/T 1762-2023 小果油茶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小果油茶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遵循规程要求,提高小果油茶栽培技术,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