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5/T 45-2020解读,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新规范

团体标准 601
《DB5115/T 45-2020》规范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从市场布局、设施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强调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风险防控,确保食品安全,旨在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作为维系国家经济民生的重要基石,历来备受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致力于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农贸市场作为食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其食品安全管理显得尤为关键,DB5115/T 45-2020《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作为我国首个针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地方标准,其规范意义深远,本文将深入剖析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实施意义及具体落实措施。

DB5115/T 45-2020解读,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新规范,DB5115/T 45-2020解读,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新规范,2,食品安全,安全管理,第1张

标准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5115/T 45-2020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农贸市场及其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涵盖规划、建设、运营等多个方面。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食品安全、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等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为标准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标准详细规定了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安全责任制度、食品安全追溯制度、食品安全培训制度等。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标准要求农贸市场经营者对食品来源、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食品安全,并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预警和处置。

食品安全公示

标准规定农贸市场经营者需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公示,包括食品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结果等,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食品安全检查

标准明确了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检查的内容、方式和频次,确保标准有效实施。

实施意义

提高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水平

DB5115/T 45-2020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促进农贸市场健康发展

标准实施将推动农贸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助力其健康发展。

提升政府效能

标准实施有助于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如何落实标准

加强宣传培训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大标准宣传力度,提高农贸市场经营者、消费者对标准的认知度,并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提升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完善机制

建立健全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

强化监管

加大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鼓励农贸市场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

DB5115/T 45-2020《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实施对我国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经营者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标准要求,共同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