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135-2024金银花采收与产地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DB14/T 3135-2024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金银花篇》深度解析了金银花的采收和加工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金银花采收的最佳时间、方法,以及产地加工的各个环节,旨在提高金银花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金银花,这一广为人知的中药材,以其卓越的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效,在临床和日常保健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规范金银花的采收和产地加工技术,确保药材质量,我国出台了DB14/T 3135-2024《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金银花的种植与加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4/T 3135-2024《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金银花篇核心内容
采收时间
金银花的采收时机对药材品质至关重要,根据规程,最佳采收期应为花蕾期至初花期,而早晨或傍晚是采摘的最佳时段,金银花的花蕾饱满,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采收方法
采摘金银花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采摘过程中损伤花蕾,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
- 尽量使用剪刀或手工采摘,以免工具对花蕾造成伤害;
- 采摘后应立即摊晾,防止花蕾因发热而变质。
产地加工技术
- 摊晾:将采摘后的金银花摊放在通风、阴凉处,厚度不宜超过5cm,摊晾时间约为12小时。
- 干燥:采用晒干、烘干或热风干燥等方法,晒干温度控制在20-30℃,烘干和热风干燥温度控制在40-60℃。
- 筛选:干燥后的金银花进行筛选,去除杂质、枝梗等非药用部位。
- 包装:选用透气、防潮、防虫蛀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质量控制
- 水分:金银花药材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0%以下。
- 外观:药材应呈黄白色或黄绿色,花蕾饱满,无杂质、虫蛀、霉变等现象。
- 有效成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遵循DB14/T 3135-2024《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不仅有助于提升金银花药材的品质,保障中药材市场的稳定供应,还能助力金银花种植与加工企业提升竞争力,推动金银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