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丘陵区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新规程,DB15/T 3751-2024标准解读与实践创新
DB15/T 3751-2024标准解读,介绍了燕山丘陵区木霉复合菌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技术规程,该规程创新实践,通过应用木霉复合菌,有效降低玉米茎基腐病发生率,保障玉米产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玉米茎基腐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害,对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有效防治这一病害,我国制定了《燕山丘陵区木霉复合菌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技术规程》(DB15/T 3751-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规程背景
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玉米的茎秆和根系,导致植株死亡,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燕山丘陵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该病害的发生尤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制定了《燕山丘陵区木霉复合菌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技术规程》。
规程范围
本规程明确了燕山丘陵区木霉复合菌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原则、技术路线、药剂选择、施用方法、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防治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合理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 推广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技术路线
- 选用抗病品种;
- 实行合理轮作;
- 应用木霉复合菌生物防治技术;
-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药剂选择
- 木霉复合菌:选用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木霉复合菌制剂;
- 化学农药:在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施用方法
- 播种前:将木霉复合菌制剂均匀撒在播种沟内,与土壤混合;
- 苗期:在玉米苗期,用木霉复合菌制剂进行喷雾防治;
- 大喇叭口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木霉复合菌制剂进行喷雾防治。
效果评价
- 防治效果:通过调查玉米植株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等指标,评价防治效果;
- 经济效益:通过比较防治前后玉米产量和品质,评价防治效果。
创新与实践
- 推广应用木霉复合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 结合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发生;
- 优化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为我国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燕山丘陵区木霉复合菌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技术规程》的实施,为我国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我们要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