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方舱与物联网技术推动食用菌种植迈入现代农业新时代
《DB34/T 4940-2024 食用菌种植智慧方舱及物联网技术指南》发布,标志着现代农业发展迈向新阶段,通过智慧方舱和物联网技术,推动食用菌种植产业升级,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技术也在不断革新,DB34/T 4940-2024《食用菌种植智慧方舱及物联网技术指南》正式发布,为食用菌种植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标志着我国食用菌产业迈向智慧化、现代化发展的新纪元。
DB34/T 4940-2024的背景与意义
DB34/T 4940-2024是由浙江省市场管理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食用菌种植智慧方舱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食用菌种植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该指南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食用菌产量与品质
智慧方舱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食用菌种植环境的精确控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为食用菌生长提供最佳条件,从而有助于提高食用菌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食用菌种植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成本,智慧方舱的设计,使得食用菌种植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降低土地资源消耗。
促进产业升级
DB34/T 4940-2024的发布,将推动食用菌产业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这对于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智慧方舱及物联网技术在食用菌种植中的应用
智慧方舱
智慧方舱是食用菌种植的核心设施,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调节,为食用菌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 种植设备:如接种机、培养架、出菇机等,实现食用菌种植过程的自动化。
-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种植环境数据,传输至物联网。
- 智能控制系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调节种植环境,实现种植。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在食用菌种植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种植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确保食用菌生长环境稳定。
- 数据传输: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至物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与远程控制。
- 智能决策:根据数据分析和,为食用菌种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远程控制:通过物联网,实现对食用菌种植环境的远程调节,提高生产效率。
DB34/T 4940-2024《食用菌种植智慧方舱及物联网技术指南》的发布,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在智慧方舱及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我国食用菌产业将迈向智能化、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以下是关于DB34/T 4940-2024的一些具体内容:
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菌种植智慧方舱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设计要求、设备要求、安装要求、运行要求、安全要求等。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规定了以下术语和定义:
- 食用菌种植智慧方舱:指集环境控制、种植设备、数据采集与传输、智能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用于食用菌种植的封闭式设施。
- 物联网技术:指通过传感设备,将物体连接到互联网进行交换和通信的技术。
总体要求
- 智慧方舱应满足食用菌生长的基本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 智慧方舱应具备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等功能。
- 智慧方舱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确保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
设计要求
- 智慧方舱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食用菌生长需求,确保环境稳定。
- 智慧方舱的设备选型应满足食用菌种植要求,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 智慧方舱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应具备实时性、准确性、稳定性。
设备要求
- 环境控制系统:应具备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调节功能。
- 种植设备:应满足食用菌种植要求,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 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应具备实时性、准确性、稳定性。
安装要求
- 智慧方舱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安装过程中应确保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
运行要求
- 智慧方舱的运行应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环境稳定。
-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
- 对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为食用菌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要求
- 智慧方舱的设计、安装、运行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
DB34/T 4940-2024《食用菌种植智慧方舱及物联网技术指南》的发布,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在智慧方舱及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我国食用菌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