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971-2020标准引领,小站稻传承与创新谱写精白米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1
在DB12/T 971-2020标准指导下,小站稻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开启精白米新篇章,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提升品质,小站稻焕发新活力,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稻米选择。

在我国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稻米作为主食的基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生情怀,小站稻,作为我国北方稻米的翘楚,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DB12/T 971-2020标准的正式实施,小站稻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我国精白米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DB12/T 971-2020标准引领,小站稻传承与创新谱写精白米新篇章,DB12/T 971-2020标准引领,小站稻传承与创新谱写精白米新篇章,2,创新,消费者权益,第1张

小站稻的历史渊源

小站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其种植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区小站镇,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水稻生长,小站稻以其颗粒饱满、色泽洁白、口感细腻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北方的珍珠米”。

DB12/T 971-2020标准对小站稻产业的影响

DB12/T 971-2020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小站稻的地方标准,对种植、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该标准的实施对小站稻产业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 提升产品质量:DB12/T 971-2020标准对小站稻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种植户和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从而提升小站稻的整体品质。

  2. 规范市场秩序: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小站稻的市场竞争力。

  3. 促进产业发展:DB12/T 971-2020标准的实施,推动了小站稻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站稻的传承与创新

  1. 传承传统种植技术:小站稻的种植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种植技术,在DB12/T 971-2020标准的指导下,种植户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技术,如选种、育秧、插秧、施肥、灌溉等,确保小站稻的品质。

  2. 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为提高小站稻的产量和品质,种植户们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如无人机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实现小站稻的可持续发展。

  3. 创新加工工艺:在加工环节,企业不断优化工艺流程,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确保小站稻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开发出多种加工产品,如精白米、米糠油、米酒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4. 打造品牌效应:小站稻企业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品鉴活动等方式,提升小站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DB12/T 971-2020标准的实施,为小站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小站稻产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为我国精白米市场贡献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站稻必将成为我国稻米产业的佼佼者,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