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45/T 2841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全新解读

团体标准 602
《DB45/T 2841-2024》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新修订版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海水养殖环境保护迈入新阶段,新标准强化了污染物排放控制,细化了监测与评估方法,旨在提升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海水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为强化海水养殖尾水排放管理,确保海洋生态环境的安全,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45/T 2841-2024),本文将深入剖析该标准,探讨其对海水养殖行业的影响以及实施策略。

2024版DB45/T 2841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全新解读,2024版DB45/T 2841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全新解读,2,养殖技术,第1张

标准背景

海水养殖作为我国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养殖规模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海水养殖尾水排放问题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的制定,DB45/T 2841-2024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海水养殖尾水排放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45/T 2841-2024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海水养殖尾水的排放,涵盖海水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养殖品种。

排放标准

(1)化学需氧量(COD):海水养殖尾水排放COD浓度应≤100mg/L。

(2)氨氮: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氨氮浓度应≤10mg/L。

(3)总磷: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总磷浓度应≤0.5mg/L。

(4)总氮: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总氮浓度应≤2mg/L。

(5)悬浮物: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悬浮物浓度应≤50mg/L。

排放方式

海水养殖尾水排放应采用封闭式排放系统,确保尾水在排放前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监测与评估

海水养殖企业应建立尾水排放监测制度,定期对尾水排放进行监测,确保排放达标,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对海水养殖尾水排放的监管,对违法排放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标准实施影响

提高海水养殖环境质量

DB45/T 2841-2024标准的实施,将有效降低海水养殖尾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海水养殖环境质量。

促进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标准实施将推动海水养殖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益,促进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增强海水养殖企业竞争力

符合DB45/T 2841-2024标准的企业,将具备更高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施策略

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海水养殖企业对DB45/T 2841-2024标准的认识,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

完善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海水养殖尾水排放监测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强化执法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大对海水养殖尾水排放的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放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推广先进技术

鼓励海水养殖企业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尾水处理效果,降低排放浓度。

DB45/T 2841-2024《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的发布,为我国海水养殖尾水排放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企业和各界应共同努力,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2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