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104-2010畜禽防疫档案管理技术规范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2
《DB51/T 1104-2010畜禽防疫档案管理技术规范》详细阐述了畜禽防疫档案的管理要求,包括档案建立、保存、查询和销毁等环节,规范旨在提升畜禽防疫工作水平,确保动物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确保畜禽健康,提升防疫工作效率,规范畜禽防疫档案管理,我国正式颁布了《畜禽防疫档案管理技术规范》(DB51/T 1104-2010),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规范,旨在为畜禽防疫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1/T 1104-2010畜禽防疫档案管理技术规范深度解读,DB51/T 1104-2010畜禽防疫档案管理技术规范深度解读,2,技术规范,第1张

《畜禽防疫档案管理技术规范》(DB51/T 1104-2010)是我国畜禽防疫档案管理的重要依据,其核心目标是规范畜禽防疫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环节,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档案分类

畜禽防疫档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基本档案和专项档案。

(1)基本档案:涵盖畜禽养殖场(户)的基本信息、畜禽防疫情况、疫病监测数据、免疫接种记录、疫病诊断与治疗情况、死亡与无害化处理信息等。

(2)专项档案:包括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档案、畜禽免疫档案、疫病监测档案、疫病诊断与治疗档案、死亡与无害化处理档案等。

档案收集与整理

(1)档案收集:遵循全面、真实、准确、及时的原则,收集内容包括畜禽养殖场(户)基本信息、畜禽防疫情况、疫病监测数据、免疫接种记录、疫病诊断与治疗情况、死亡与无害化处理信息等。

(2)档案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时间顺序、重要程度等进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规范。

档案归档与保管

(1)档案归档:按照档案分类、时间顺序、重要程度等进行归档,归档时填写档案归档登记表,明确档案存放位置。

(2)档案保管:遵循安全、保密、方便查阅的原则,定期检查档案完好情况,确保档案安全。

档案利用与销毁

(1)档案利用:遵循合法、合规、合理、及时的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2)档案销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销毁前填写档案销毁登记表,明确销毁理由、时间、地点和责任人。

规范实施与监督

  1. 实施主体:畜禽养殖场(户)、畜禽防疫机构、动物卫生机构等。

  2. 监督责任:各级动物卫生机构负责对畜禽防疫档案管理技术规范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规范的有效执行。

《畜禽防疫档案管理技术规范》(DB51/T 1104-2010)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畜禽防疫工作水平、保障畜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各畜禽养殖场(户)、畜禽防疫机构、动物卫生机构等应认真贯彻执行该规范,共同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