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DB11/T 186-2022,小豆生产技术规程,推动小豆产业跃升新高度

团体标准 602
《DB11/T 186-2022 小豆生产技术规程解读》发布,旨在推动小豆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规程从种植、管理、收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从业者提供技术指导,助力小豆产业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小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为了规范小豆的生产,提升产量与品质,促进小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市质量技术局正式颁布了DB11/T 186-2022《小豆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小豆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深度解读DB11/T 186-2022,小豆生产技术规程,推动小豆产业跃升新高度,深度解读DB11/T 186-2022,小豆生产技术规程,推动小豆产业跃升新高度,2022,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第1张

DB11/T 186-2022《小豆生产技术规程》针对小豆生产的全过程,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加工等环节,制定了一套完整、细致的标准化技术规程,该规程的宗旨是提升小豆生产的技术水平,确保小豆产品的安全性、优质性和高效性。

规程主要内容

品种选择

规程明确指出,种植者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的适宜小豆品种。

播种

规程对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规定,播种前,需确保土壤适宜,进行深耕松土,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根据小豆生长阶段的需求,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防止水分过多引发病害。

(2)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小豆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施肥应遵循“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

(3)中耕除草: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有利于小豆生长。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针对小豆常见病虫害,如豆荚螟、锈病等,应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收获与加工

规程对收获时间、收获方法、晾晒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规定,收获后,要及时晾晒,确保小豆品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规程实施意义

DB11/T 186-2022《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我国小豆产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高小豆产量和品质:通过规范生产技术,提高小豆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保障小豆产品安全:规程明确了小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有助于保障小豆产品安全。

  3. 促进小豆产业健康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小豆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DB11/T 186-2022《小豆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对我国小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豆农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该规程,为我国小豆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