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666-2013杂交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51/T 1666-2013 两杂交油菜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两杂交油菜生产技术的规范文件,该规程详细解读了两杂交油菜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旨在指导农民提高两杂交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两杂交油菜凭借其高产量、强抗病性、广适应性等显著优势,已成为我国油菜种植的主流品种,为规范两杂交油菜的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51/T 1666-2013《两杂交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DB51/T 1666-2013杂交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DB51/T 1666-2013杂交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2,技术规程,第1张

DB51/T 1666-2013规程概述

DB51/T 1666-2013《两杂交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两杂交油菜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涵盖了从品种选育、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加工、包装、储存等全流程的技术要求,旨在确保两杂交油菜的品质,提升产量。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品种选育

规程明确指出,两杂交油菜品种选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
  2. 遗传背景丰富,有利于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
  3. 产量稳定,有利于生产。

繁殖

  1. 繁殖基地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作为繁殖基地。
  2. 繁殖方式:采用自交繁殖和杂交繁殖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品种纯度。
  3. 繁殖数量:根据需求量,合理确定繁殖数量。

田间管理

  1. 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合理密植,确保植株均匀分布。
  2.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施用底肥、追肥,满足植株生长需求。
  3. 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防止干旱或涝害。
  4. 病虫害防治:采取防治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

收获、加工、包装、储存

  1. 收获:在成熟期,选择晴天进行收获,确保质量。
  2. 加工:对收获的油菜进行筛选、清选、干燥等处理,去除杂质。
  3. 包装: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包装,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4. 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储存,防止霉变。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1. 提高质量:规程明确了生产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质量,确保油菜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2. 规范生产流程:规程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遵循规程,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促进产业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两杂交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油菜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DB51/T 1666-2013《两杂交油菜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两杂交油菜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提高质量,推动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