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291-2024薏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实践

团体标准 602
本规程依据DB53/T 1291-2024标准,详细解析薏米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规程旨在提高薏米产量与品质,为薏米种植者提供实用指导。

薏米,亦称薏苡仁,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理念的日益推崇,薏米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在此背景下,我国正式发布了DB53/T 1291-2024《薏米栽培技术规程》,为薏米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并探讨其在薏米栽培实践中的应用。

DB53/T 1291-2024薏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实践,DB53/T 1291-2024薏米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实践,2,技术规程,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DB53/T 1291-2024规程概览

DB53/T 1291-2024《薏米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薏米栽培技术规程,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薏米栽培技术,提升薏米的产量与品质,确保薏米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规程涵盖以下关键内容:

  1. 范围:明确了薏米栽培从品种选择、种植环境、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与加工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规程中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相关文件。
  3. 术语和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详细解释。
  4. 品种选择:依据薏米种植区域和市场需求,推荐适宜的薏米品种。
  5. 种植环境:规定薏米种植地需具备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土壤pH值宜控制在5.5~7.0之间。
  6. 播种:详细说明了薏米播种的时间、密度及播种方法。
  7.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8. 病虫害防治:针对薏米常见的病虫害,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9. 收获与加工:规定了薏米的收获时间、方法及加工工艺。

规程解析与应用

  1. 品种选择:根据DB53/T 1291-2024规程,种植者需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薏米品种,南方地区宜选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北方地区则可选择耐寒、适应性强的品种。
  2. 种植环境:规程强调薏米种植地需具备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者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并确保土壤pH值在适宜范围内。
  3. 播种:规程对薏米播种的时间、密度、播种方法等进行了规定,种植者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薏米品种特性,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确保薏米生长周期与当地气候相适应。
  4. 田间管理:规程对薏米施肥、灌溉、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种植者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薏米生长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5. 病虫害防治:规程针对薏米常见病虫害,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种植者需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以降低病虫害对薏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 收获与加工:规程对薏米收获时间、方法及加工工艺进行了规定,种植者应掌握适宜的收获时间,确保薏米品质,并加强薏米加工工艺的规范化,提升薏米产品的附加值。

DB53/T 1291-2024《薏米栽培技术规程》为薏米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以提高薏米产量和品质,推动薏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也应加强规程的宣传和培训,提升薏米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共同助力我国薏米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