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94-2024稻谷储藏减损技术规程解析,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DB23/T 3894-2024稻谷储藏减损技术规程》深度解读,旨在通过优化储藏技术减少稻谷损耗,保障粮食安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程从储藏环境、技术方法等多方面提供指导,为粮食行业提供科学依据。
稻谷,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石,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其在国计民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稻谷的储存过程中,损耗问题不容忽视,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益,更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为了有效降低稻谷储存过程中的损耗,提升粮食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正式发布了DB23/T 3894-2024《稻谷储藏减损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稻谷储藏减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DB23/T 3894-2024《稻谷储藏减损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旨在规范稻谷从收获、干燥、入库到储藏、出库的全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效减少损耗。
储藏设施要求
- 储藏设施必须具备防潮、防虫、防鼠、防火、防盗等综合防护功能。
- 储藏库应采用隔热、通风、密闭的设计,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性。
- 定期对储藏库进行消毒、除虫、除鼠等清洁处理,维护储藏环境的清洁卫生。
储藏技术要求
- 稻谷收获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确保水分含量达到安全储存标准。
- 入库前,必须对储藏设施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
- 储藏期间,需维持库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稳定,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
- 定期检查库内环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出库技术要求
- 出库前,对稻谷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出库标准。
- 出库过程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行,防止稻谷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 出库后的稻谷应尽快销售或加工,避免长时间存放。
DB23/T 3894-2024《稻谷储藏减损技术规程》的实施意义
提高稻谷储藏质量,降低损耗
严格执行本规程,能够显著降低稻谷储藏过程中的损耗,提升稻谷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稻谷储藏减损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稻谷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储藏减损技术的应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DB23/T 3894-2024《稻谷储藏减损技术规程》的制定,为我国稻谷储藏减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各地应高度重视该规程的实施,加强宣传培训,提升稻谷储藏技术水平,共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