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795-2024标准解析,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推动农业高效增长

团体标准 601
DB62/T 795-2024标准解读,介绍了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旨在提高农业效率和产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该规程详细阐述了扁豆种植的各个环节,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为农民提供实用指导,助力农业高效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标准化和规范化栽培技术已成为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途径,DB62/T 795-2024《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作为我国最新发布的农业行业标准,为旱地扁豆的种植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2/T 795-2024标准解析,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推动农业高效增长,DB62/T 795-2024标准解析,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推动农业高效增长,2,技术规程,标准解读,第1张

DB62/T 795-2024《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编制,旨在规范旱地扁豆的种植技术,提升扁豆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旱地扁豆的种植,涵盖了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全过程。

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与整地

  1. 选择排水顺畅、土壤肥沃、pH值在6.0-7.5之间的旱地。
  2.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度为20-25厘米的翻耕,确保土壤充分熟化。
  3.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播种

  1. 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2.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
  3.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1.5-2公斤。

肥水管理

  1.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生长期间根据扁豆生长状况适时追肥,一般追肥2-3次,分别在苗期、花期和结荚期进行。
  2. 灌溉:旱地扁豆不耐旱,需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及时浇水,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和结荚期需特别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主要病害有锈病、疫病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
  2. 虫害:主要虫害有豆荚螟、豆蚜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虫害。

收获

  1. 收获时间:一般在扁豆荚成熟时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2. 收获方法:人工采摘或机械收获。

规程意义

DB62/T 795-2024《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的颁布实施,对于提升旱地扁豆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 规范栽培技术,提升扁豆产量和品质。
  2.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3.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 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提供科学、实用的栽培技术指导。

DB62/T 795-2024《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的颁布实施,将为我国旱地扁豆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应认真学习、掌握该规程,为我国旱地扁豆产业的高效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