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821-2024,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助力种植效益最大化

团体标准 602
《DB62/T 2821-2024 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为金银花种植提供全面指导,从选种、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优化种植流程,旨在提高金银花产量与品质,助力种植效益显著提升。

随着现代人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金银花,这一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的天然药材,其市场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规范金银花的栽培技术,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出台了DB62/T 2821-2024《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的核心内容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金银花种植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DB62/T 2821-2024,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助力种植效益最大化,DB62/T 2821-2024,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助力种植效益最大化,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DB62/T 2821-2024《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金银花栽培领域的首个地方标准,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全面涵盖了金银花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环境、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旨在引导种植者以科学、规范的方式开展生产活动。

金银花生物学特性

植物学分类

金银花隶属于忍冬科忍冬属,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生长习性

金银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耐旱能力,适应性较强,在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条件下,金银花能够茁壮成长。

生长发育周期

金银花为多年生灌木,花期通常集中在6月至10月,果期则在9月至11月。

栽培环境要求

地理位置与气候

适宜选择海拔300-1000米,年均气温12-18℃,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的地区进行种植。

土壤要求

金银花偏好pH值在5.5-6.5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需在1%以上。

水源条件

确保灌溉水源充足,水质需符合农业灌溉标准。

种植技术

选种与育苗

选用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金银花品种,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育苗。

栽植时间

春季或秋季为最佳栽植时期,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消毒处理。

栽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一般行距为1.5-2米,株距为0.5-1米。

栽植方法

采用挖穴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根露出土面为宜,栽植后需浇透水。

栽植后管理

及时修剪病弱枝、枯枝,保持树形美观;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促进植株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害

金银花常见病害包括叶斑病、炭疽病等,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农药。

虫害

金银花常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用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

金银花花期较长,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批采收。

采收方法

人工采摘,注意保护花蕾,避免损伤。

加工方法

将采摘的金银花进行晾晒、烘干、筛选等加工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DB62/T 2821-2024《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为金银花种植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提升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为我国金银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