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中氰烯菌酯检测方法解析,DBS52/068-2022标准解读
本标准解读详细介绍了小麦中氰烯菌酯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检测原理和操作步骤,旨在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进步,农药在提升农作物产量和防治病虫害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农药残留问题亦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52/068-202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小麦中氰烯菌酯的测定》便是针对小麦中氰烯菌酯残留量检测的一项关键标准。
标准背景
氰烯菌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农药,在防治多种病害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长期或过量使用氰烯菌酯可能导致其在粮食作物中残留,进而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对小麦中氰烯菌酯残留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标准主要内容
DBS52/068-2022标准明确了小麦中氰烯菌酯的检测方法,涵盖了样品采集、制备、前处理、检测以及结果计算等环节,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 样品采集:参照GB/T 5009.5-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真菌》的规定进行样品采集。
- 样品制备: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粉碎、过筛等处理,制成待测样品。
- 前处理:采用液-液萃取法或固相萃取法,提取待测样品中的氰烯菌酯。
- 检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对提取的样品进行检测。
- 结果计算:根据检测数据,按照标准方法计算小麦中氰烯菌酯的残留量。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S52/068-2022标准的实施,对于加强小麦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通过实施该标准,确保小麦中氰烯菌酯残留量符合国家规定,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 保障农产品出口:该标准与国际接轨,有助于提升我国小麦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 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实施该标准有助于推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提升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DBS52/068-202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小麦中氰烯菌酯的测定》的实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各级部门、检测机构和广大农民朋友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共同维护我国食品安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