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45/T 2956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2
《DB45/T 2956-2024》为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规程从水质监测、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规范,旨在提高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效果,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池塘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渔业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池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效益,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规程》(DB45/T 2956-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我国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提供有益参考。

2024版DB45/T 2956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024版DB45/T 2956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创新,第1张

《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规程》(DB45/T 2956-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的技术规范,旨在规范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等方面,以提升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的效果,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各类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处理,包括淡水池塘、海水池塘、盐碱地池塘等。

技术要求

  1. 水质指标:尾水净化处理后,水质需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
  2. 处理效果:尾水净化处理后,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 设备选型:应根据养殖规模、水质状况等因素,合理选择净化处理设备。

工艺流程

  1. 预处理:包括沉淀、絮凝、过滤等,旨在去除尾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
  2. 生物处理:采用好氧、厌氧、生物膜等技术,将尾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3. 深度处理:包括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等,进一步去除尾水中的污染物。

设备选型

  1. 预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絮凝池、过滤池等。
  2. 生物处理设备:包括曝气池、生物滤池、生物膜反应器等。
  3. 深度处理设备:包括活性炭吸附池、离子交换池等。

运行管理

  1.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
  2.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加强水质监测,确保尾水净化处理效果。

规程实施与展望

实施步骤

  1. 制定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方案。
  2. 选择合适的净化处理工艺和设备。
  3. 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
  4. 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净化处理效果。

预期效果

  1. 提高池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2. 改善周边环境,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3. 为我国渔业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望

随着我国池塘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尾水净化处理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国应加大研发力度,不断优化净化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果,为我国渔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池塘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积极推广该规程,加强技术创新,为实现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