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955-2024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范,水质调控技术深度解析
《DB45/T 2955-2024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范 第2部分》深入解析了水质调控技术要求,旨在为陆基圆池养殖提供科学指导,确保养殖水质稳定,提升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的迅猛发展,陆基圆池养殖技术已广泛普及,为了确保这一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升养殖效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45/T 2955-2024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范中的第二部分:水质调控技术要求。
水质调控的重要性
水质是陆基圆池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优质的水质不仅有利于鱼类的健康成长,提升养殖产品的产量与品质,还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科学合理的水质调控是保障养殖成功的关键手段。
DB45/T 2955-2024 第2部分的主要内容
水质指标
《DB45/T 2955-2024》第2部分对陆基圆池养殖的水质指标做了详细规定,涵盖了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亚盐氮、盐氮、总磷、总氮等多个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 水温:0-30℃,最佳水温范围为15-25℃。
- pH值:6.5-8.5,最佳pH值为7.5-8.0。
- 溶解氧:≥5mg/L,最佳溶解氧浓度为7-10mg/L。
- 氨氮:≤0.5mg/L,最佳氨氮浓度为0.1-0.3mg/L。
- 亚盐氮:≤0.2mg/L,最佳亚盐氮浓度为0.05-0.1mg/L。
- 盐氮:≤20mg/L,最佳盐氮浓度为5-10mg/L。
- 总磷:≤0.2mg/L,最佳总磷浓度为0.05-0.1mg/L。
- 总氮:≤1.0mg/L,最佳总氮浓度为0.3-0.5mg/L。
水质调控技术
- 水源选择:选择水质优良、无污染的地下水或地表水作为养殖水源。
- 进排水系统:确保进排水系统畅通,防止水草、残饵等杂物堵塞。
- 水循环: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维持水质稳定。
- 增氧:合理配置增氧设备,确保溶解氧充足。
- 调水:根据水质指标,适时进行调水,保持水质稳定。
- 生物净化:利用微生物、浮游生物等生物净化水质。
-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达标。
水质调控注意事项
- 避免水质突变:在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水质突变,如温度、pH值等。
- 合理投喂:根据鱼类生长需求,合理投喂,减少残饵。
- 预防疾病:定期进行水质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 适时更换水源:在水质恶化时,应及时更换水源。
- 严格遵循规范:在养殖过程中,严格遵循《DB45/T 2955-2024》规范,确保养殖成功。
《DB45/T 2955-2024 陆基圆池养殖技术规范》第2部分:水质调控技术要求,为我国陆基圆池养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质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效益,助力我国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