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草青干草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索

团体标准 601
本文解读了DB14/T 1519-2017《白羊草青干草生产技术规程》,从选种、种植、割晒、干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了该规程在白羊草青干草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白羊草青干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草业作为畜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白羊草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佳、生长迅速的优质牧草,备受养殖户青睐,为了规范白羊草青干草的生产技术,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白羊草青干草生产技术规程》(DB14/T 1519-2017),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白羊草青干草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索,白羊草青干草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索,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4/T 1519-2017规程概述

《白羊草青干草生产技术规程》(DB14/T 1519-2017)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白羊草青干草生产的技术规范,该规程由辽宁省草业技术推广总站编制,于2017年正式发布,规程详细规定了白羊草青干草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灌溉、收割、晾晒、储存等关键环节。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选地与整地

白羊草适宜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壤土和黏壤土中生长,规程强调,选地时应充分考虑地块的坡度、水源、土壤类型等因素,整地前需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深翻土地,确保土壤松软,为播种创造有利条件。

播种

白羊草播种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量需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规程建议播种深度为2-3厘米,行距30-40厘米,株距15-20厘米,确保播种后与土壤紧密接触。

施肥与灌溉

白羊草生长过程中,需适量施用氮、磷、钾肥,规程建议在播种前施用底肥,生长期追肥2-3次,灌溉应根据土壤湿度、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保持土壤湿润。

收割与晾晒

白羊草收割时间一般在植株高度达到50-60厘米的生长盛期,收割后,将青草铺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直至水分降至15%以下。

储存

晾晒后的白羊草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仓库中,储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防止霉变、虫蛀等质量问题。

规程在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白羊草产量

遵循DB14/T 1519-2017规程,规范白羊草青干草生产技术,有助于提高产量,合理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为白羊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提高白羊草质量

规程对收割、晾晒、储存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助于提高白羊草质量,充分晾晒、适宜的储存条件,可保证白羊草的营养成分和适口性。

推广草业生产技术

DB14/T 1519-2017规程的发布,为白羊草青干草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通过规程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草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草业产业发展。

《白羊草青干草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白羊草产量和质量、推动草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养殖户和草业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草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