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规范构建与实践案例解析
《新时代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规范的探索与实践》(DB2102/T 0141-2025)一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新规范,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优化审核流程、加强审核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愈发受到广泛关注,为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与实效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我国于2025年正式颁布了《DB2102/T 0141-2025 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从《规范》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意义及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强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管理,旨在规范政府行为、提升政府效能,在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部分文件存在合法性不足、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对政府治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最终形成了《规范》。
《规范》共分为八个部分,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 总则:明确《规范》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
- 审核主体:规定合法性审核工作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
- 审核程序:详细阐述合法性审核的各个环节,包括立项、起草、审议、发布等,并明确审核重点内容,如文件的合法性、合规性、规范性、合理性等。
- 审核标准:规定合法性审核的具体标准,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
- 审核方法:介绍合法性审核的具体方法,如查阅资料、调查核实、专家咨询等。
- 审核结果:明确合法性审核的结果类型,如同意、修改、不予同意等。
- 附则:对《规范》的施行日期、解释权等进行规定。
实施意义
《规范》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通过合法性审核,确保规范性文件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提升文件质量。
- 规范政府行为:合法性审核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政府违法行政。
- 保障公民权益:合法性审核有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
- 提升政府公信力:通过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核,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政府权威。
未来展望
随着《规范》的实施,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将进入新阶段,以下方面可进行改进:
- 完善审核机制:进一步明确审核主体、程序、标准和方法,确保审核工作高效、规范。
- 加强审核队伍建设: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审核质量。
-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审核工作效率,降低审核成本。
- 强化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确保合法性审核工作落到实处。
《DB2102/T 0141-2025 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规范》,不断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