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669-2024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3
《DB14/T 669-2024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解读该规程内容,详细介绍了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条件、播种方法、管理措施等,旨在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地,DB14/T 669-2024《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规程》作为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旱地冬小麦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要点。

DB14/T 669-2024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14/T 669-2024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4/T 669-2024《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规程》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编制,自2024年起正式施行,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质量标准及管理措施,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有效提高旱地冬小麦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要求

  1. 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旱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耙平,确保土壤墒情适宜。
  2. 品种选择:选用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旱地冬小麦品种,要求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特点。
  3.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种子,进行消毒、浸种等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4. 地膜覆盖: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聚乙烯地膜,厚度为0.008mm-0.012mm,覆盖时间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
  5. 播种方式:采用膜际条播,行距为20-25cm,播深3-5cm,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
  6. 水肥管理:播种前施足底肥,播种后及时浇水,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长势进行追肥,一般追肥2-3次。
  7.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植株健长。
  8. 收获:当小麦籽粒成熟时,及时收获,确保产量。

操作规程

  1. 播种前准备: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处理,准备地膜和播种机械。
  2. 播种: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膜际条播,确保播种质量。
  3. 覆膜: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确保地膜覆盖均匀。
  4. 水肥管理: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长势,进行浇水、施肥。
  5.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 收获:当小麦籽粒成熟时,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

  1. 严格执行规程:确保栽培技术到位,提高栽培效果。
  2. 选用适宜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3. 关注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施肥,确保作物生长需求。
  4. 强化病虫害防治:确保植株健长,减少产量损失。
  5. 适时收获:提高产量,确保农业收益。

DB14/T 669-2024《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旱地冬小麦生产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操作,以实现旱地冬小麦的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