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098-2015奶牛规模养殖技术规程深度剖析
《DB14/T 1098-2015》为奶牛规模养殖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奶牛养殖的标准化流程,规程涵盖了从场址选择、设施建设到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各个环节,旨在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奶牛养殖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为了规范奶牛规模化养殖,提升养殖效率,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在2015年正式发布了《奶牛规模养殖技术规程》(DB14/T 1098-2015),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奶牛养殖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奶牛规模养殖技术规程》(DB14/T 1098-2015)是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领域的首部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操作,提升养殖效益,保障食品安全,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各类奶牛规模化养殖场(户)的生产管理。
规程主要内容
养殖场选址与建设
- 养殖场选址应考虑地势平坦、排水畅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条件。
- 养殖场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能环保的原则。
- 养殖场应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如饲料仓库、饲料加工车间、牛舍、运动场等。
饲料管理
- 饲料原料应选用优质、新鲜、无污染的原料。
- 饲料配方应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生产性能等进行科学配制。
- 饲料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染,确保饲料质量。
牛群管理
- 引进奶牛时应严格审查品种、产地、健康状况等。
- 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 合理控制奶牛饲养密度,确保牛舍通风、采光、温度适宜。
奶品处理
- 在挤奶前应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健康。
- 挤奶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程,防止污染。
- 挤奶后应对奶品进行及时冷却、储存和处理。
养殖废弃物处理
- 养殖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 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如制作有机肥、饲料等。
规程实施与监督
-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规程的实施。
- 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监督管理,确保养殖效益和食品安全。
- 养殖场应定期接受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奶牛规模养殖技术规程》(DB14/T 1098-2015)为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养殖场应认真执行该规程,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食品安全,为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