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603-2024,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推动草鱼产业升级
《DB14/T 603-2024 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提升草鱼养殖产业质量,规范养殖技术,保障草鱼养殖健康、高效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水产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作为我国淡水鱼类中的重要品种之一,草鱼的养殖产业在我国拥有悠久的传统,为了提升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在2024年正式发布了《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B14/T 603-2024),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范的核心内容,探讨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旨在为我国草鱼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主要内容
养殖区域选择
草鱼池塘健康养殖需选在水源充沛、水质优良、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域,养殖区域应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水源清洁,水质达标。
养殖池塘建设
养殖池塘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 合理规划池塘布局,确保养殖密度适宜;
- 池塘底部平坦,坡度适中,便于排水和施肥;
- 池塘壁坚固,防止漏水;
- 池塘周边设置防护设施,防止野杂鱼、鸟类等入侵。
池塘水质管理
-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放养;
- 科学施肥,合理使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使用;
- 加强水质调控,保持适宜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
草鱼种苗选择与放养
- 选择优质草鱼种苗,要求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体型健壮;
- 种苗放养前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 放养密度应合理,一般每亩放养量为1000-1500尾。
草鱼养殖管理
- 加强日常巡塘,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 合理投喂,根据草鱼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 定期进行水质调控,保持适宜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
- 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草鱼收获与销售
- 根据市场需求和草鱼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
-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 加强销售渠道建设,提高草鱼养殖效益。
《草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草鱼养殖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范,草鱼养殖企业可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还需不断探索创新,推动草鱼养殖技术进步,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