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310-2024标准引领,共青城板鸭传承与创新之路

团体标准 601
《DB36/T 1310-2024标准下的地理标志产品—共青城板鸭的传承与创新》一文探讨了共青城板鸭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传承与创新,文章介绍了该标准对共青城板鸭的生产、加工、包装等方面的规定,分析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以及如何保护和发展这一特色食品。

随着我国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传统美食得以保存与传承,DB36/T 1310-2024《地理标志产品 共青城板鸭》标准的正式出台,标志着共青城板鸭这一地理标志产品迈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新纪元,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深入探讨共青城板鸭的历史传承、独特工艺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DB36/T 1310-2024标准引领,共青城板鸭传承与创新之路,DB36/T 1310-2024标准引领,共青城板鸭传承与创新之路,2,创新,地理标志,第1张

共青城板鸭的历史传承

共青城板鸭,又称“九江板鸭”,源自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根据史料记载,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当时,当地居民在腌制鸭肉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使用稻草和盐腌制出的鸭肉味道鲜美,肉质紧实,从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板鸭制作工艺。

共青城板鸭的制作工艺

共青城板鸭的制作工艺讲究精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材:选用当地优质的肉鸭品种,以肉质鲜嫩、脂肪适中为标准。
  2. 洗涤:将选好的肉鸭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和杂质。
  3. 腌制:使用稻草和盐进行腌制,稻草去腥增香,盐则保持鸭肉的鲜美。
  4. 晾晒:将腌制好的肉鸭挂在通风处晾晒,使其自然风干。
  5. 复腌:将晾晒好的肉鸭再次用稻草和盐进行腌制,使鸭肉更加入味。
  6. 烹饪:烹饪方式多样,可蒸、煮、炖等,以保持其独特风味。

DB36/T 1310-2024标准对共青城板鸭的保护与传承

DB36/T 1310-2024《地理标志产品 共青城板鸭》标准的发布,对于保护与传承共青城板鸭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从选材、制作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对共青城板鸭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其品质和特色。

  1. 选材:标准规定,共青城板鸭的选材必须选用当地优质肉鸭品种,确保鸭肉的鲜美和品质。
  2. 制作工艺:标准对共青城板鸭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腌制、晾晒、烹饪等环节,确保了板鸭的独特风味。
  3. 质量要求:标准对共青城板鸭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色泽、口感、香气等方面,确保消费者购买到正宗的共青城板鸭。

共青城板鸭的未来发展

在DB36/T 1310-2024标准的指导下,共青城板鸭的保护与传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以下为共青城板鸭未来发展的几个方向:

  1. 品牌建设:加强共青城板鸭的品牌建设,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产业链延伸:发展共青城板鸭产业链,包括养殖、加工、销售、旅游等环节,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3. 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制作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4. 文化传承:挖掘共青城板鸭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其融入旅游、餐饮等领域,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在DB36/T 1310-2024标准的引领下,共青城板鸭这一地理标志产品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