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3/T 6014标准解读,设施四季豆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DB13/T 6014-2024》规程详细解析了设施四季豆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内容包括设施环境调控、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四季豆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与效益。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四季豆作为广受欢迎的蔬菜品种,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确保四季豆的安全高效生产,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设施四季豆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13/T 6014-2024),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规程背景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农药残留、土壤污染、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四季豆作为设施农业中的主要蔬菜品种,其安全问题尤为引人关注,为了提升四季豆生产的安全性、效益性,保障消费者健康,我国适时发布了《设施四季豆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设施四季豆的种植、管理、收获和销售全过程,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提升四季豆的品质与安全。
生产环境
- 设施要求:选择通风、透光、保温、保湿条件优良的设施,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
- 土壤要求:选择排水良好、肥力适中、pH值在6.0-7.0的土壤。
处理
- 品种选择:选用优质、抗病、高产、优质的四季豆品种。
- 消毒: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栽植技术
-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春季3-4月、秋季9-10月进行播种。
- 栽植密度: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
肥水管理
- 施肥: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
- 浇水: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生长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银膜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喷施。
收获与销售
- 适时收获:根据市场需求和植株生长情况,适时收获。
- 销售:确保四季豆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实现优质优价。
实施意义
- 提高四季豆生产的安全性:本规程从生产环境、处理、栽培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四季豆生产全过程进行规范,有效降低农药残留,保障消费者健康。
- 提高四季豆生产效益:通过规程的实施,提高四季豆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 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设施农业的整体水平,推动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设施四季豆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设施四季豆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对于提高四季豆生产的安全性、效益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种植户、农业企业及相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动我国设施四季豆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