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6021.4-2024解读,医药行业节水型企业评价新标准剖析
《DB13/T 6021.4-2024 医药行业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新标准深入解读了医药行业节水型企业评价体系,该标准明确了节水型企业评价的指标和方法,旨在推动医药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行业提供节水评价的权威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显著提升,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已日益成为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工具,最新发布的DB13/T 6021.4-2024《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医药行业部分》作为行业内的最新标准,致力于规范医药行业节水型企业的评价体系,推动医药企业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高效和循环利用,本文将对此新标准进行深度剖析,以期为广大医药企业提供实施节水措施的参考指南。
标准背景
DB13/T 6021.4-2024是在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保护标准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制定的,医药行业作为高用水领域,其节水工作显得尤为关键,该标准的制定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推动医药企业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用水量,减少废水排放,助力医药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13/T 6021.4-2024适用于医药行业节水型企业的评价,涵盖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化学药品等多个细分行业。
评价方法
本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节水型企业进行评估,定量评价主要针对水耗、废水排放、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定性评价则关注企业的节水管理制度、节水措施执行情况等。
评价指标
- 水耗:包括单位产品用水量、万元产值用水量等指标。
- 废水排放:包括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浓度等指标。
- 水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循环利用率、重复利用率等指标。
- 节水管理制度:包括节水组织机构、节水管理制度、节水培训等指标。
- 节水措施实施情况:包括节水技术改造、节水设备更新、节水宣传教育等指标。
评价等级
根据评价指标的得分,节水型企业将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实施意义
-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实施该标准,医药企业能够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减少废水排放:节水措施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废水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推动企业绿色发展:通过评价与引导,推动医药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 增强企业竞争力:节水型企业拥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友好的环境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DB13/T 6021.4-2024《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医药行业部分》的发布,为医药行业节水型企业评价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医药企业应积极践行该标准,强化节水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医药行业节水工作的支持与引导,共同助力医药行业迈向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