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42/T 2337标准详解,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新规范

团体标准 601
《DB42/T 2337-2024》详细规定了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该标准涵盖从聚餐前准备到活动结束的各个环节,包括选址、设施设备、食材采购、加工处理、人员管理等方面,旨在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集体聚餐活动愈发普遍,为确保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降低食源性疾病风险,提升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农村集体聚餐操作食品安全管理规范》(DB42/T 2337-2024),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2024版DB42/T 2337标准详解,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新规范,2024版DB42/T 2337标准详解,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新规范,2,食品安全,安全管理,第1张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操作环节,涵盖举办者、厨师、服务员等在聚餐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 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明确举办者、厨师、服务员等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食品安全培训制度:对举办者、厨师、服务员等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
  3. 食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原料采购与储存

  1. 采购要求:采购原料必须从合法渠道购买,确保原料质量合格。
  2. 储存要求:原料应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食品加工与制作

  1. 加工场所: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
  2. 加工人员:加工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
  3. 加工过程: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食品加工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卫生。

食品供应与分发

  1. 供应要求:供应食品应保证新鲜、卫生,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分发要求:分发食品时应注意避免交叉污染,确保食品温度适宜。

食品安全应急处理

  1. 突发事件报告: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2. 事故调查处理: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规范实施与监督

实施主体

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举办者、厨师、服务员等应按照本规范要求,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监督部门

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操作的监督,对违反本规范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DB42/T 2337-2024《农村集体聚餐操作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发布,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共同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