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859-2025标准解读,推动羊草产地环境优化,促进羊草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859-2025标准详细解析了优质羊草产地环境要求,旨在推动羊草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确保羊草品质和可持续生产。

随着我国羊草产业的迅猛发展,羊草作为关键的牧草资源,其品质与产量备受瞩目,为了确保羊草产地环境的规范性,提升羊草品质,我国正式出台了DB15/T 3859-2025标准,本文将深入剖析该标准,旨在为羊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5/T 3859-2025标准解读,推动羊草产地环境优化,促进羊草产业升级,DB15/T 3859-2025标准解读,推动羊草产地环境优化,促进羊草产业升级,2,高质量发展,第1张

标准背景

羊草,作为北方地区广为分布的优质牧草,其需求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畜牧业的扩张而逐年攀升,由于羊草产地环境差异较大,导致羊草品质和产量参差不齐,为此,我国制定DB15/T 3859-2025标准,旨在规范羊草产地环境要求,提升羊草品质。

产地地理位置

羊草产地宜选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或丘陵地带,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且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空气质量优良。

土壤条件

羊草产地土壤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土壤类型: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为主,pH值控制在6.5-7.5之间。
  2. 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全氮含量不低于0.1%,速效磷含量不低于10mg/kg,速效钾含量不低于100mg/kg。
  3. 土壤质地:以沙壤土、壤土为主,确保排水良好。

水资源

羊草产地水资源应满足以下条件:

  1. 水源充足,水质达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2. 灌溉设施完善,能满足羊草生长需求。

气候条件

羊草产地气候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年均气温在-5℃-15℃之间,无霜期在100-200天。
  2. 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分布均匀。
  3. 光照充足,日照时数在2500-3000小时之间。

病虫害防治

羊草产地应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羊草品质,具体措施包括:

  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
  2. 合理轮作,避免病虫害积累。
  3. 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4.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降低病虫害发生。

标准实施与推广

  1.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羊草产地环境要求的监管,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2. 羊草生产企业应按照标准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产地进行羊草种植。
  3. 羊草产地应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确保羊草品质。
  4. 消费者应关注羊草产地环境要求,选择优质羊草产品。

DB15/T 3859-2025标准的出台,为我国羊草产地环境要求提供了明确规范,有助于提高羊草品质和产量,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共同推动羊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标签: 2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