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774.2-2024标准解析,平菇产业链关键环节——平菇培养料制备技术规程
《DB41/T 2774.2-2024》详细阐述了平菇全产业链标准的第二部分,即平菇培养料制备技术规程,该规程规范了平菇培养料的原料选择、处理、配比、制备流程及质量控制,旨在提升平菇生产的标准化和产品质量,保障平菇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蓬勃发展,平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食用菌,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平菇产业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最新颁布了《DB41/T 2774.2-2024 平菇全产业链标准体 第2部分:平菇培养料制备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平菇产业从业者提供有益参考。
《DB41/T 2774.2-2024》作为平菇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规范平菇培养料制备技术,从而提升平菇产量和品质,该规程对平菇培养料原料的选择、处理、配制、发酵、消毒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平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
规程主要内容
原料选择
(1)原料种类:平菇培养料可选用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稻草、木屑等天然有机物。
(2)原料要求: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原料处理
(1)原料粉碎:将原料粉碎至适宜的粒度,一般为20-40目。
(2)原料过筛:将粉碎后的原料过筛,去除杂质。
培养料配制
(1)原料比例:平菇培养料原料比例应根据原料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比例为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稻草:木屑=70:15:10:5:5。
(2)水分控制:培养料水分含量应控制在60%-65%。
培养料发酵
(1)发酵温度:发酵温度控制在55-60℃。
(2)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
培养料消毒
(1)消毒剂选择:可选择漂白粉等消毒剂。
(2)消毒方法:将培养料均匀撒消毒剂,充分拌匀后堆放,覆盖塑料薄膜,密封发酵。
培养料堆制
(1)堆制厚度:堆制厚度一般为20-30厘米。
(2)堆制时间:堆制时间一般为3-5天。
规程实施意义
-
提高平菇产量:通过规范培养料制备技术,提高平菇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
提升平菇品质:培养料制备技术的规范有助于提高平菇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生,延长货架期。
-
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平菇产业生产技术,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平菇全产业链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产业整体水平,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DB41/T 2774.2-2024 平菇全产业链标准体 第2部分:平菇培养料制备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平菇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产业从业者应积极学习和掌握该规程,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平菇产品,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该规程的宣传和推广,确保规程得到有效实施,共同推动我国平菇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