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112-2025解读与应用研究

团体标准 602
《DB36/T 1112-2025 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探讨》一文深入解读了最新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分析了规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要点,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富硒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富硒水稻作为富含硒元素的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规范富硒水稻的生产,提升其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湖南省质量技术局发布了DB36/T 1112-2025《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富硒水稻生产中的应用。

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112-2025解读与应用研究,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112-2025解读与应用研究,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36/T 1112-2025《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36/T 1112-2025《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南省质量技术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富硒水稻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品质,确保消费者健康,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富硒水稻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割、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产地环境

富硒水稻的生产应选择土壤硒含量适中、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规程要求产地环境需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受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品种选择

富硒水稻的品种选择需综合考虑其富硒能力、产量、抗病性等因素,规程推荐选择富硒能力强的品种,如湘优富硒1号、湘两优富硒1号等。

播种

播种前应进行消毒,确保无病虫害,规程要求播种量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约为2-3公斤。

施肥

富硒水稻的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规程要求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同时施用富硒肥料,如富硒硫酸铵、富硒过磷酸钙等。

灌溉

富硒水稻的灌溉应遵循“浅水灌溉、适时排水”的原则,规程要求在水稻生长期间,保持田间水位在3-5厘米,避免水层过深。

病虫害防治

富硒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规程要求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进行防治,确保水稻生长不受影响。

收割

富硒水稻的收割时间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确定,规程要求在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避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加工

富硒水稻的加工应符合GB1354《稻谷》的要求,确保富硒成分不受损失,规程要求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稻谷霉变。

规程在富硒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提高富硒水稻产量和品质

DB36/T 1112-2025《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为富硒水稻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保障消费者健康

富硒水稻富含硒元素,对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具有积极作用,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保障消费者健康,提升富硒水稻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富硒水稻的生产需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

富硒水稻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民种植富硒水稻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

DB36/T 1112-2025《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富硒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应积极推广应用该规程,提高富硒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富硒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