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引领标准化育种与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1
《DB32/T 5012-2025 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发布,为标准化育种和产业发展开启新篇章,规范种质资源描述,提升薄壳山核桃品质与产业水平。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薄壳山核桃凭借其卓越的经济价值,已成为我国优质经济林树种之一,其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攀升,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开发这一珍贵资源,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5年正式颁布了《DB32/T 5012-2025 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范,并探讨其在标准化育种与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DB32/T 5012-2025 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描述的行业标准,该规范详细规定了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的描述内容、方法与格式,旨在提升种质资源描述的标准化水平,为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评估与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规范主要内容

种质资源描述内容

规范要求对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而详尽的描述,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 种质资源基本信息:包括种质资源的名称、起源、产地、品种分类等。
  2. 形态特征:对树冠、树干、叶片、花、果实等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3. 生物学特性:涵盖生长习性、繁殖方式、抗逆性、适应性等生物学特征。
  4. 经济性状:涉及果实产量、品质、用途等经济性能的描述。
  5. 遗传特性:包括遗传背景、遗传多样性、基因型等遗传特性的描述。

种质资源描述方法

规范明确了描述方法,包括:

  1. 文字描述:采用简洁、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种质资源描述。
  2. 图像描述:通过照片、图示等直观方式展示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
  3. 数据描述:利用数值、图表等量化手段对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进行描述。

种质资源描述格式

规范规定了描述格式,包括:

  1. 表格格式:以表格形式展示种质资源的基本信息、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遗传特性。
  2. 文字格式:以文字形式对种质资源的各项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规范在标准化育种与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提高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效率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效率,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坚实保障,通过标准化描述,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能够更便捷地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筛选和利用。

促进育种技术创新

规范为育种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育种人员可通过描述种质资源的遗传和生物学特性,深入理解并有效利用遗传资源,推动分子育种、杂交育种等技术创新。

推动产业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标准化描述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增强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依据标准化描述了解产品的品质和特性,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优质产品。

《DB32/T 5012-2025 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在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展望未来,我们应持续强化规范的实施,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