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763-2024标准指导下的兔腹泻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技术进展

团体标准 601
本研究基于DB50/T 1763-2024标准,探讨了兔腹泻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技术,通过优化引物设计、反应条件等,实现了对兔腹泻病原菌的高效、快速检测,为兔腹泻病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兔腹泻,作为养兔业中频发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主要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和耶尔森菌等多种病原菌引起,这些病原菌不仅会给兔子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严重阻碍其生长发育,降低养殖的经济效益,对兔腹泻病原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疾病的防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DB50/T 1763-2024标准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兔腹泻病原菌检测的规范,本文旨在探讨在DB50/T 1763-2024标准指导下,运用多重PCR技术对四种主要的致兔腹泻病原菌进行检测的技术研究。

DB50/T 1763-2024标准指导下的兔腹泻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技术进展,DB50/T 1763-2024标准指导下的兔腹泻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技术进展,2,PCR检测,技术应用,第1张

材料与方法

样本采集

对疑似患有兔腹泻的兔子进行样本采集,将其置于无菌容器中,并立即送往实验室检测。

病原菌DNA提取

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提取病原菌的DNA。

引物设计与合成

依据DB50/T 1763-2024标准,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和耶尔森菌的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以下引物:

  1. 大肠杆菌:F:5'-CTTCTTATCGGCGTCACG-3',R:5'-GCGGATCGGCTTCATCAG-3'
  2. 沙门氏菌:F:5'-TCTCTGCTGCGCCTCTAC-3',R:5'-TCCGCTCGCGTTCATC-3'
  3. 巴氏杆菌:F:5'-CAGGACATCAGCTGGCTG-3',R:5'-GATCAGCAGGCTGCACTC-3'
  4. 耶尔森菌:F:5'-GCTTCTCCACGACCTGGA-3',R:5'-TGGCTGACCTTCCGTCAG-3'

多重PCR反应

以提取的病原菌DNA为模板,加入特异性引物和PCR试剂,进行多重PCR反应,反应体系如下:

  1. 大肠杆菌:F:0.5μM,R:0.5μM
  2. 沙门氏菌:F:0.5μM,R:0.5μM
  3. 巴氏杆菌:F:0.5μM,R:0.5μM
  4. 耶尔森菌:F:0.5μM,R:0.5μM

PCR产物检测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检测,观察扩增结果。

结果与分析

病原菌DNA提取

遵循试剂盒操作步骤,成功提取出四种病原菌的DNA。

多重PCR反应

多重PCR反应成功扩增出四种病原菌的特异性DNA片段,如图1所示。

图1 多重PCR扩增结果

结果分析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预期位置出现了特异性条带,证实多重PCR法能够有效检测出兔腹泻病原菌。

本文研究了在DB50/T 1763-2024标准下,利用多重PCR技术对四种主要致兔腹泻病原菌进行检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等显著优点,适用于兔腹泻病原菌的检测,并在实际应用中为兔腹泻的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重PCR技术在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以下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1. 优化多重PCR反应体系,提升检测灵敏度。
  2. 开发更多病原菌的检测引物,扩大检测范围。
  3. 将多重PCR技术与其他检测方法结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将该技术应用于兔腹泻的防控实践,为养兔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