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DB14/T 1407-2024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14/T 1407-2024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深入解析了草麻黄种植的关键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草麻黄种植效率和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草麻黄(学名:Ephedra sinica),作为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如解热、镇痛、抗炎等,在中医药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草麻黄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为了确保草麻黄的种植技术规范化,提升其品质与产量,我国正式颁布了《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DB14/T 1407-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草麻黄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版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DB14/T 1407-2024深度解读,2024版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DB14/T 1407-2024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规程概览

《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DB14/T 1407-2024涵盖了以下关键内容:

  1. 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了草麻黄的种植区域、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等环节的具体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详细列出了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规范和文件,确保技术规范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3. 术语与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清晰界定,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4. 种植区域:详细说明了草麻黄适宜的种植区域,包括气候、土壤、水源等关键条件。
  5. 品种选择:推荐了适合种植的草麻黄品种,并对各品种的性状、抗病性等特性进行了详细描述。
  6. 栽培技术:详细介绍了草麻黄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移栽、田间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等关键步骤。
  7. 病虫害防治:阐述了草麻黄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8. 采收加工:规定了草麻黄的采收时间、方法以及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规程要点解析

  1. 种植区域:草麻黄适宜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沛的地区种植,规程要求种植区域年均气温需在5℃以上,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
  2. 品种选择:规程推荐了多个适宜种植的草麻黄品种,如甘肃草麻黄、宁夏草麻黄等,种植者需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3. 栽培技术:规程对草麻黄的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播种密度、行距、株距等参数需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灵活调整。
  4. 病虫害防治:规程明确了草麻黄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强调化学防治需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确保无残留。
  5. 采收加工:规程规定草麻黄的采收时间为秋季,采收后需及时晾晒、干燥、加工,以保证药材的品质。

《草麻黄种植技术规程》DB14/T 1407-2024为草麻黄种植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导,遵循规程要求,种植者不仅能提升草麻黄的品质和产量,还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者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要求,确保草麻黄种植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