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726-2024标准解读,卫生健康证照引领预防性健康管理

团体标准 602
DB50/T 1726-2024标准正式发布,旨在通过卫生健康证照规范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管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证照作为便捷、高效、安全的凭证,日益成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我国正式颁布了DB50/T 1726-2024《卫生健康证照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标准,旨在进一步推广卫生健康证照的应用,规范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的管理,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坚实的支撑。

DB50/T 1726-2024标准解读,卫生健康证照引领预防性健康管理,DB50/T 1726-2024标准解读,卫生健康证照引领预防性健康管理,2,第1张

标准背景

预防性健康检查是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措施,长期以来,我国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 证明形式单一,纸质证明易丢失、损坏,不利于长期保存和查询;
  2. 证明管理不规范,存在伪造、篡改等现象,影响证明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3. 证明共享困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

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动卫生健康证照的应用,规范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的管理,我国正式发布了DB50/T 1726-2024标准。

DB50/T 1726-2024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卫生健康证照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的格式、内容、制作、使用、管理等要求。
  2. 证照格式:卫生健康证照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采用的证照格式,包括基本、项目、结果、有效期限、发证机构等,证照应包含以下内容:
    • 基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
    • 项目:项目名称、日期、结果等;
    • 有效期限:根据不同特点,设定合理的有效期限;
    • 发证机构:负责出具卫生健康证照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的机构名称。
  3. 制作与管理:卫生健康证照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由发证机构按照本标准要求制作,实行一人一证制度,发证机构应建立健全证照管理制度,确保证照的真实性、有效性。
  4. 共享:卫生健康证照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应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共享,便于相关部门和单位查询和使用。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50/T 1726-2024标准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高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的管理水平,确保证明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2. 优化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提高预防疾病传播的能力;
  3. 促进卫生健康证照的应用,推动信息化建设;
  4.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高管理水平。

DB50/T 1726-2024《卫生健康证照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合格证明》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卫生健康证照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动标准的应用,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高管理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