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750-2024标准下高山红景天药材栽培技术规程研究

团体标准 601
本研究针对DB23/T 750-2024标准,深入探讨我国高山红景天药材的栽培技术规程,通过系统分析,提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栽培方法,旨在提高高山红景天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中医药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攀升,高山红景天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其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日益凸显,为了规范高山红景天的种植技术,提升药材品质,确保药材供应,我国正式发布了DB23/T 750-2024《高山红景天药材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高山红景天药材的栽培技术

DB23/T 750-2024标准下高山红景天药材栽培技术规程研究,DB23/T 750-2024标准下高山红景天药材栽培技术规程研究,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 Bor),隶属于景天科红景天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高山地区,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抗辐射、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用功效,被誉为“高原人参”,由于野生资源过度采挖,高山红景天资源日渐枯竭,发展高山红景天的人工栽培技术,对于保护野生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DB23/T 750-2024标准概述

DB23/T 750-2024《高山红景天药材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高山红景天药材栽培的技术规程,该规程对高山红景天药材的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高山红景天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高山红景天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选地与整地

高山红景天适宜生长在冷凉、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选地时,应选择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地带,土壤pH值以5.5-6.5为宜,整地前,需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深翻土壤,使其疏松、肥沃。

播种

高山红景天采用繁殖方式,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量根据土壤肥力和质量而定,播种后,覆盖细土,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1. 施肥:高山红景天对肥料需求较高,应施足底肥,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生长期间,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量追肥。
  2.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水涝。
  3.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与高山红景天竞争养分。

病虫害防治

高山红景天病害较少,主要病害有红、病等,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现病虫害时,及时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采收加工

高山红景天采收一般在秋季,当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时进行,采收后,及时晒干或烘干,防止霉变,加工过程中,注意保持药材的色泽、气味和有效成分。

DB23/T 750-2024《高山红景天药材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高山红景天药材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山红景天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保护野生资源,在实际生产中,还需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不断优化栽培技术,以实现高山红景天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