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668-2024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科学种植引领薏苡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14/T 1668-2024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发布,以科学种植方法助力薏苡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薏苡这一富含营养与药用价值的农作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规范薏苡的种植技术,提升薏苡的产量与品质,推动薏苡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14/T 1668-2024《薏苡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详细介绍薏苡的栽培技术,旨在为薏苡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4/T 1668-2024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科学种植引领薏苡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DB14/T 1668-2024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科学种植引领薏苡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14/T 1668-2024《薏苡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薏苡种植的技术规范,它旨在规范薏苡种植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该规程适用于我国各薏苡种植区域,对于提升薏苡产量、优化品质具有深远意义。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品种选择

薏苡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上存在差异,根据DB14/T 1668-2024规程,种植者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薏苡品种,以确保薏苡的产量和品质。

播种

薏苡播种通常在春季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确定,播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整地和施肥等准备工作,播种量根据薏苡品种和种植密度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为5-10公斤。

田间管理

  1. 水分管理:薏苡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根据生长阶段,适时灌溉,避免水涝和干旱。
  2. 施肥管理:薏苡生长期间需充足的营养供应,一般每亩施用复合肥50-100公斤,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调整。
  3. 除草:薏苡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防止杂草与薏苡争夺养分和水分。
  4. 植株调整:薏苡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植株调整,如摘心、疏枝等,以促进薏苡生长,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薏苡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根据DB14/T 1668-2024规程,种植者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收获

薏苡成熟后,要及时收获,收获时间一般在9-10月份,具体时间根据薏苡品种和生长状况而定,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粒和储存,以保证薏苡品质。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的意义

DB14/T 1668-2024《薏苡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对于规范薏苡栽培技术、提高薏苡产量和质量、促进薏苡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遵循该规程,种植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薏苡栽培技术,提升薏苡产量和品质,为我国薏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DB14/T 1668-2024《薏苡栽培技术规程》为薏苡种植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有助于薏苡产业的持续发展,在未来的种植过程中,种植者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为薏苡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