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5067-2024,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助力马铃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DB62/T 5067-2024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是保障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南,规范了种薯生产全过程,从播种、管理到收获,旨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迅猛发展,马铃薯已跃升为至关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为了规范马铃薯种薯的生产流程,提升种薯品质,确保马铃薯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我国在2024年正式颁布了《DB62/T 5067-2024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旨在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2/T 5067-2024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全面涵盖了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种薯的选择、繁殖、生产、检测、包装、运输以及销售,该规程适用于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旨在提升种薯品质,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种薯选择
种薯来源
种薯必须源自具有优良特性、高抗病性及高产量潜力的品种。
种薯质量
种薯需具备完整的薯块,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薯皮光滑,色泽自然。
种薯规格
种薯尺寸应适中,通常直径在2-4厘米之间。
繁育
繁育方式
马铃薯种薯繁育可采取无性繁殖,如切块繁殖或整薯繁殖。
繁育地点
繁育地点需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地块。
繁育时间
繁育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通常选择在秋季进行。
繁育技术
繁育过程中,应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种薯品质。
生产
生产地点
生产地点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
生产时间
生产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通常选择在春季进行。
生产技术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种薯品质。
检验
检验项目
种薯检验应包括外观、重量、病虫害、薯块完整度等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标准应符合《DB62/T 5067-2024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
包装、运输和销售
包装
种薯包装应采用防潮、防霉、防污染的包装材料,确保种薯品质。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种薯不受损伤,避免高温、高湿等不利环境。
销售
销售过程中,应提供合格证明,确保消费者购买到优质种薯。
《DB62/T 5067-2024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马铃薯种植者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提升种薯品质,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实际生产中,种植者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 加强种薯繁育技术研究,提高种薯繁殖率。
- 优化种植模式,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 加强病虫害防治,降低生产成本。
-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 培育新型农民,提升马铃薯产业整体素质。
遵循《DB62/T 5067-2024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加强马铃薯种薯生产管理,将有力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