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白茶加工技术新规程,传统与现代工艺的完美融合
《DB43/T 3143-2024 桑植白茶加工技术规程解读》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详细解析了桑植白茶加工的各个环节,旨在提升桑植白茶的品质和产量,该规程强调传承与创新并重,为茶农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加工流程。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兴起,湖南特色茶叶之一的桑植白茶近年来日益受到瞩目,为规范桑植白茶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了DB43/T 3143-2024《桑植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探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DB43/T 3143-2024《桑植白茶加工技术规程》对桑植白茶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及储存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标准做了明确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桑植白茶生产、加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企业和部门。
桑植白茶加工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
原料要求
桑植白茶加工的原料必须选用桑植地区特有的白茶品种,要求鲜叶新鲜、无病虫害、无污染,采摘标准为一芽或一芽一叶,采摘季节通常为春季。
加工工艺
桑植白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干燥、筛分、包装等步骤。
- 萎凋:将鲜叶摊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自然失水,降低水分含量。
- 揉捻:萎凋后的鲜叶进行揉捻,使茶叶条形紧结,便于干燥。
- 干燥:采用低温慢烘方式干燥茶叶,使水分含量达到规定标准。
- 筛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去除杂质和碎片。
- 包装: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筛分后的茶叶,确保茶叶品质。
质量要求
在桑植白茶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汤色、净度等方面均有严格的标准,具体如下:
- 外观:茶叶条形紧结,色泽鲜绿,无杂质。
- 香气:香气清幽,具有桑植白茶独特的清香。
- 滋味: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 汤色:汤色清澈明亮,呈淡绿色。
- 净度:茶叶净度需达到90%以上。
包装、运输和储存
在包装、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桑植白茶需确保不受污染、不受潮、不受压,包装材料必须采用食品级材料,以防止茶叶氧化和变质,运输时需避免直射光线和剧烈震动,储存时需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DB43/T 3143-2024《桑植白茶加工技术规程》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了现代技术,使桑植白茶加工更加科学、规范,具体表现在:
- 采用现代设备进行萎凋、干燥等环节,提高加工效率。
- 引进茶叶品质检测技术,确保茶叶质量。
- 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提升茶叶保鲜效果。
- 加强对加工过程的监控,确保茶叶品质稳定。
DB43/T 3143-2024《桑植白茶加工技术规程》的颁布,为桑植白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桑植白茶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循规程要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桑植白茶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