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种养药物安全规范发布,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里程
《DB51/T 2912-2022 稻渔种养药物安全使用规范》发布,旨在指导稻渔种养过程中药物安全使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开启绿色产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稻渔种养这一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稻渔种养不仅能够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更能优化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稻渔种养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为此,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DB51/T 2912-2022 稻渔种养药物安全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稻渔种养提供了科学的药物使用指导,开启了绿色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规范》的背景与意义
稻渔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药物使用规范,农药残留、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制约了稻渔种养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稻渔种养药物安全使用规范的制定。
《规范》的发布旨在规范稻渔种养过程中的药物使用,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这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适用范围:规定了本规范适用于稻渔种养过程中药物的选择、使用、管理和监测。
-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稻渔种养、药物、农药残留、生物农药等术语的定义。
- 药物选择:根据稻渔种养的特点,规定了药物选择的原则和依据,包括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和中药等。
- 药物使用:详细规定了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使用时期、使用频率等,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药物管理:明确了药物的管理制度,包括药物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等环节的管理要求。
- 监测与评价:规定了稻渔种养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价方法,确保药物使用符合规范要求。
《规范》的实施与推广
为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各级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稻渔种养从业人员的药物安全使用意识,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对稻渔种养过程中的药物使用进行全程监控。
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稻渔种养药物安全使用技术研究,推广新型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等,降低农药使用风险。
《DB51/T 2912-2022 稻渔种养药物安全使用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稻渔种养提供了科学的药物使用指导,有助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加强监管,确保稻渔种养药物使用安全,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