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2048-2024 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讨

团体标准 601
《DB36/T 2048-2024 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探讨》一文,深入解读了最新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结合实际应用,探讨了设施栽培技术在韭菜种植中的优势与挑战,为韭菜种植者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稳步前进,设施农业领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韭菜,这一传统蔬菜在我国市场备受青睐,消费者对其品质的要求亦日益提高,为规范韭菜的设施栽培技术,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6/T 2048-2024),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栽培经验进行深入探讨。

DB36/T 2048-2024 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讨,DB36/T 2048-2024 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6/T 2048-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韭菜设施栽培的行业规范,自2024年起正式施行,该规程全面规定了韭菜设施栽培的技术标准、操作流程、环境条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内容,旨在全面提升韭菜的产量、品质及栽培效益。

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栽培设施

选择适宜的栽培设施对于韭菜的生长至关重要,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均属理想选择,这些设施应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和透光性能,以满足韭菜的生长需求。

栽培土壤

韭菜栽培的土壤需具备排水良好、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土壤pH值以6.5-7.5为宜,在栽培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病虫害。

栽培品种

韭菜品种丰富,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栽培设施条件挑选合适的品种,优质品种应具备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性。

栽培时间

韭菜的栽培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春季、夏季和秋季均为适宜的栽培季节。

栽培方法

  1. 播种:韭菜播种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播种深度为1-2厘米,行距为20-30厘米;育苗移栽时,每亩移栽密度为2000-3000株。
  2.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生长期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用量约为20-30公斤。
  3.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时灌溉。

病虫害防治

韭菜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病虫害包括韭蛆、叶枯病、根腐病等,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采收

韭菜采收宜在晴天进行,采收部位为地上部分,采收后,及时晾晒、分级、包装,以保证韭菜的品质。

实际栽培实践探讨

选择适宜的栽培设施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栽培设施,如北方地区可选日光温室,南方地区可选塑料大棚。

优化栽培技术

遵循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优化栽培技术,以提升韭菜产量和品质。

加强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韭菜生长安全。

采收与销售

采收后及时晾晒、分级、包装,加强与市场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韭菜栽培效益。

《韭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6/T 2048-2024)为我国韭菜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栽培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优化栽培技术,提升韭菜产量和品质,对于推动韭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