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681-2011标准解读,推动啤酒工业环保与产业和谐发展
深度解析《DB41/681-2011 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强调环保与产业发展的和谐共生,标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促进绿色生产,助力啤酒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增长,啤酒产业作为我国轻工业的支柱之一,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污染物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规范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保障水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于2011年正式发布了《DB41/681-2011 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本文将深入解析《标准》,探讨其在环保与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标准》的出台,旨在强化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管理,提升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其背景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环保需求: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提高,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啤酒工业作为水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其排放的水污染物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 产业升级:啤酒工业是我国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从而降低污染排放。
- 政策引导: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规范工业水污染物排放,发布《标准》是落实政策要求、推动环保工作的具体体现。
《标准》的主要内容
《标准》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二级和三级,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啤酒生产企业,以下是《标准》的主要内容:
- 排放限值:根据《标准》,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悬浮物等指标,各等级的排放限值均有明确规定,以确保水环境质量。
- 排放浓度:对于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规定了相应的排放浓度限值,企业应确保其排放浓度不超过规定限值。
- 排放总量:对于部分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氨氮等,规定了排放总量限值,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其排放总量不超过规定限值。
- 监测与报告:企业应建立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定期对排放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标准》的实施与影响
《标准》的实施对我国啤酒工业及环保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 推动产业升级:企业为满足《标准》要求,将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
- 提高环保意识:企业将更加重视环保工作,加强环保管理,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 保障水环境质量:通过实施《标准》,可以有效降低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DB41/681-2011 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啤酒工业环保工作、保障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继续关注环保问题,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