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87-2024标准解析,乳品加工温度传感器测量能力评价新纪元

团体标准 601
《DB23/T 3887-2024标准解读》标志着乳品加工温度传感器测量能力评价进入新阶段,该标准为提升测量准确性提供依据,助力乳品行业质量保障。

随着我国乳品产业的迅猛发展,乳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已成为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温度传感器作为乳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监测设备,其测量能力的精准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乳品的质量,为此,我国最新发布了DB23/T 3887-2024标准,旨在对乳品加工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为乳品加工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DB23/T 3887-2024标准解析,乳品加工温度传感器测量能力评价新纪元,DB23/T 3887-2024标准解析,乳品加工温度传感器测量能力评价新纪元,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标准背景

在乳品加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对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离线温度检测方法存在检测周期长、数据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而温度传感器作为一种实时监测设备,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温度变化,确保产品质量,为了提升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能力,我国制定了DB23/T 3887-2024标准。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23/T 3887-2024标准适用于乳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变送器、温度测量仪等。

测量能力评价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温度传感器测量能力的评价方法,涵盖以下方面:

  1. 温度范围:传感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2. 准确度: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实际温度之间的偏差。
  3. 响应时间:传感器从接收到温度变化信号到输出信号的时间。
  4.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温度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5. 抗干扰能力:传感器在电磁、振动等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评价等级

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能力,该标准将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等级为最高等级。

标准实施与意义

提高乳品加工质量

通过实施DB23/T 3887-2024标准,企业可以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温度传感器,从而提高乳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水平,确保产品质量。

保障食品安全

温度传感器测量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实时监测乳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食品安全

促进产业升级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乳品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业整体水平。

DB23/T 3887-2024标准的颁布实施,为乳品加工行业提供了温度传感器测量能力评价的依据,企业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该标准,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温度传感器,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推动乳品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