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浆国家标准DB46/T 107-2007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46/T 107-2007 椰子浆标准解读与应用》为我国椰子浆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椰子浆的原料、生产工艺、质量要求等,对提高椰子浆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解读了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其在椰子浆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深入人心,天然、营养的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椰子浆,这一独特的天然饮品,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我国市场上备受追捧,2007年发布的DB46/T 107-2007《椰子浆》标准,作为我国首个针对椰子浆的产品标准,对椰子浆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检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并探讨其在椰子浆行业中的应用。

椰子浆国家标准DB46/T 107-2007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指南,椰子浆国家标准DB46/T 107-2007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指南,2,标准解读,消费者权益,第1张

DB46/T 107-2007标准概述

DB46/T 107-2007《椰子浆》标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该标准全面规定了椰子浆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它适用于以新鲜椰子肉为原料,经加工而成的椰子浆产品。

DB46/T 107-2007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椰子浆的定义:以新鲜椰子肉为原料,经过清洗、破碎、压榨、过滤、均质、调配等工艺制成的均匀、稳定的浆状产品。

要求

  1. 感官要求:椰子浆应具有椰子特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无异味、无杂质。
  2. 理化指标:椰子浆的蛋白质含量应≥1.0%,脂肪含量应≥2.0%,总糖含量应≥5.0%,酸度(以乳酸计)应≤0.5%。
  3. 微生物指标:椰子浆的细菌总数应≤1000cfu/g,大肠菌群应≤10cfu/100g,致病菌不得检出。

试验方法

标准规定了椰子浆的感官评价、理化指标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准规定了椰子浆的抽样、检验分类、判定规则等。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标准对椰子浆的包装材料、标志、运输和储存条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DB46/T 107-2007标准在椰子浆行业中的应用

规范生产过程

DB46/T 107-2007标准对椰子浆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规范,要求企业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质量

标准对椰子浆的感官、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促进市场竞争

标准为椰子浆行业提供了评价标准,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保护消费者权益

标准规定了椰子浆的检验规则和判定规则,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DB46/T 107-2007《椰子浆》标准是我国椰子浆行业的重要规范,对推动椰子浆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消费者在购买椰子浆时,可参照标准进行选择,共同促进椰子浆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