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标准化操作手册,提升产量与品质

团体标准 601
《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技术规程》为提升木薯产量与品质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南,详细阐述种植、管理、收获等关键环节,确保木薯产业高效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木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制定了《木薯栽培技术规程》(DB46/T 105-2007),这是一套针对木薯栽培的标准化操作指南,旨在提升木薯的产量与品质,推动木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深入解析DB46/T 105-2007《木薯栽培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为木薯种植者提供实用参考。

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标准化操作手册,提升产量与品质,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标准化操作手册,提升产量与品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木薯(学名: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富含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显著,近年来,我国木薯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由于栽培技术的不规范,木薯产量和品质仍有提升空间。《木薯栽培技术规程》的出台,为木薯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以下是DB46/T 105-2007《木薯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pH值在4.5-6.5之间的地块种植木薯。
  2. 整地:深耕25-30厘米,耙平土壤,确保地面平整、土壤细碎。

品种选择与处理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种植、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木薯品种。
  2. 处理:选用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木薯块根作种,用0.1%的敌百虫或0.5%的多菌灵溶液浸泡15-20分钟,捞出晾干。

种植方式

  1.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一般每亩种植3000-5000株。
  2. 种植时间:春季或秋季,气温稳定在20℃以上为宜。
  3. 种植方法:采用平畦或高畦种植,行距1.5-2.0米,株距0.8-1.0米。

水肥管理

  1.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注意排涝。
  2. 肥料管理: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生长期间,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适时追肥。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主要防治立枯病、疫病等病害,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茎,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2. 虫害防治:主要防治木薯甲虫、斜纹夜蛾等虫害,发生虫害时,及时喷洒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当地上部分枯萎、地下块根变硬时,即可收获。
  2. 加工:收获后的木薯块根,及时去皮、切片、晒干或烘干,加工成木薯粉或木薯淀粉。

DB46/T 105-2007《木薯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木薯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导,有助于提高木薯产量与品质,广大木薯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以促进我国木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