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23-2006标准质量、包装、标志及贮运解读与应用指南
《DB46/T 23-2006 质量、包装、标志及贮运标准解读与应用》一书详细解读了质量、包装、标志及贮运标准,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相关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包装水平,确保产品安全运输,书中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标准的应用,对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健康、优质的产品,我国制定了DB46/T 23-2006标准,对水果的质量、包装、标志及贮运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有益参考。
质量标准
感官指标:水果外观应新鲜、完整,无病虫害、腐烂、损伤、变色等现象;果皮色泽均匀,无病斑、霉变;果肉质地细腻、软硬适中,无异味。
理化指标:果肉含水量应在75%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5%以上,维生素C含量在6mg/100g以上。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不超过2000个/g,大肠菌群不超过50个/100g,致病菌不得检出。
包装标准
包装材料:应使用食品级材料,无毒、无害、无污染,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包装方式:根据水果的规格、重量、销售渠道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如塑料薄膜、纸箱、网套等。
包装标识:在包装上应注明品种、产地、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标志标准
标志设计:标志应简洁、明了,易于识别,采用图形、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标志内容应包括品种、产地、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
标志位置:应在包装的明显位置粘贴或印刷标志。
贮运标准
温度:贮运过程中的温度应控制在13℃~16℃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雨水浸湿、剧烈震动,确保品质不受影响。
堆放:堆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堆放高度不宜超过两层。
保鲜:在贮运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使用保鲜剂,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DB46/T 23-2006标准对水果的质量、包装、标志及贮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有助于提高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在实际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应严格执行该标准,以确保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