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46-2006标准指导下的无公害皇帝蕉生产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2
根据DB46/T 46-2006标准,本规程旨在打造无公害皇帝蕉生产技术,包括严格的生产流程、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质量控制,确保皇帝蕉安全、健康、高品质。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食品品质的追求日益严格,在此背景下,无公害食品因其绿色、健康、安全的特性,备受消费者青睐,皇帝蕉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口感上乘的热带水果,市场前景广阔,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遵循《DB46/T 46-2006 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提升皇帝蕉的生产质量,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DB46/T 46-2006标准指导下的无公害皇帝蕉生产技术规程,DB46/T 46-2006标准指导下的无公害皇帝蕉生产技术规程,2,技术规程,消费者权益,第1张

《DB46/T 46-2006 无公害食品皇帝蕉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46/T 46-2006》是我国首个针对无公害食品皇帝蕉生产的技术规程,由省农业厅和省质量技术局共同制定,并于2006年正式发布,该规程涵盖了产地环境、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包装运输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皇帝蕉生产全过程的绿色、健康、安全。

遵循《DB46/T 46-2006》标准,打造无公害皇帝蕉生产技术规程

产地环境

遵循《DB46/T 46-2006》标准,首要任务是确保皇帝蕉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要求,产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土壤、空气、水质等环境指标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加强产地环境监测,保障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安全。

生产管理

  1. 选种与育苗:选用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皇帝蕉品种,进行无病苗繁殖,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提升皇帝蕉的产量和品质。
  2. 栽植与管理:按照规程要求,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水分管理:根据皇帝蕉生长需求,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适时排水,避免水涝。

病虫害防治

遵循《DB46/T 46-2006》标准,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

  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 物理防治:利用能、诱虫灯等物理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4. 化学防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确保农药残留符合标准。

产品质量

遵循《DB46/T 46-2006》标准,皇帝蕉产品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外观:果实饱满、色泽鲜亮、无病虫害。
  2. 口感:肉质细腻、甜度高、无异味。
  3. 营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包装运输

遵循《DB46/T 46-2006》标准,皇帝蕉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
  2. 包装前对果实进行严格挑选,剔除病果、畸形果
  3. 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果实变质

遵循《DB46/T 46-2006 无公害食品皇帝蕉生产技术规程》,是提高皇帝蕉生产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产地环境管理、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控制和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规范,我国皇帝蕉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