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845-2025,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助力切花菊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DB11/T 845-2025 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旨在规范切花菊生产,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规程从种植、管理、采收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助力提升切花菊品质与产量。
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的迅猛发展,切花菊作为一类重要的观赏花卉,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切花菊的生产,提升其品质,并推动切花菊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国市制定了《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DB11/T 845-2025),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对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进行详细剖析。
《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DB11/T 845-2025)明确了切花菊设施生产的基地建设、品种挑选、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保鲜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该规程适用于全国切花菊生产,旨在提升切花菊的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基地建设
- 地形选择:切花菊生产基地应选址于地势平坦、排水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的区域。
- 土壤改良:依据土壤检测结果,实施必要的土壤改良措施,确保土壤pH值维持在5.5-6.5的适宜范围内。
- 基地规划:科学规划基地布局,包括种植区、温室、加工区、仓储区等各个功能区域。
品种选择
- 品种选择原则:根据市场需求、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等因素,挑选适宜的切花菊品种。
- 常见品种:如‘大菊’、‘翠菊’、‘白菊’等。
栽培管理
- 栽植时间:切花菊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栽植。
- 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习性,合理确定栽植密度。
- 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确保切花菊生长所需的养分。
- 温湿度管理:根据切花菊的生长习性,调整温室内的温湿度,确保其正常生长。
- 光照管理:合理调控光照时间,促进切花菊开花。
病虫害防治
- 病虫害监测:定期监测基地内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防治方法: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采收与保鲜
- 采收时间:切花菊在盛花期进行采收。
- 采收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收,确保花朵完整。
- 保鲜处理:采收后,对切花菊进行适当的保鲜处理,延长其保鲜期。
《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DB11/T 845-2025)为切花菊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遵循规程,将有助于提升切花菊的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切花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要点,实现切花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